新闻分类

在线客服

友情链接

 
春季如何养肝
时间:2012/4/13 22:40:10  来源:本站  点击:508次   大小:  16px  14px  12px
1.精神调养:肝病多起于情志不遂,“怒则伤肝”,“思虑伤脾”。因此,避免思虑过度,防止恼怒伤肝,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,对于肝病的预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    《黄帝内经》说得好: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,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,以使志生,生而勿杀,予而勿夺,赏而勿罚,此春气之应,养生之道也。逆之则伤肝,夏为寒变,奉长者少。”,春季的三个月是万物复苏生发的季节,也是一年的开始,让心身感到舒畅活泼,还要内存生而勿杀、予而勿夺,赏而勿罚等和平愉快的意念,这是调养生气的方法
    2.起居调养:劳逸适度,慎避外邪,节欲保精,对于保持身心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。中医认为“久视伤血,久行伤筋”,“筋萎者生于肝,使内也”,应当“常宜小劳,莫至大疲”,才能弛张有度,增强抗病能力。
    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。卧床休息时,肝脏血流量可比站时增加30%,静卧可增加肝脏的血流量,减轻肝脏的功能损害,有助于肝细胞修复和再生。所以休息对于肝炎病人的预后起着很重要的作用。要避免过度劳累,因为过度劳累本身就是慢性肝病的诱发因素之一。人的活动量越大,其肝脏的血流量越小,肝脏的获得营养成分就越少。过度劳累还可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,容易招致其他细菌和病毒的感染。因此劳逸结合,病情稳定的肝病患者应适当活动,依据肝脏功能的状况按专科医生的建议调节活动量的大小,避免出现运动过度。春天是春暖花开的时节,春日到野外短途踏青游玩,会有益于心情的舒放。
    3.饮食调养:“民以食为天”,中医历来重视饮食调养,“谷肉果类,食养尽之”。饮食调养要做到合理调配,饮食有节,食有宜忌,食宜清淡。
    肝病患者尤宜忌酒,“酒为纯阳毒物,与火同性”。因此,合理饮食是肝病患者的重要保障。饮食方面多吃清淡食物,补充足够的水果和蔬菜以满足身体对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需求。少吃甜食、油腻食品,以免因脂肪含量过高增加肝脏的负担。非肝硬化活动期的患者要摄入足够的蛋白食品,食用肉类时宜用鱼、虾、瘦肉;平素兼有脾胃虚弱的人可多吃白扁豆和豆制品,这些食物富含蛋白质且有除湿热作用,还可调节和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。绝对戒酒,酒精是肝病患者的天敌。不吃不洁或半生熟的水产品(主要是贝壳类水产品,如毛蚶等),这些常是甲肝或戊肝病毒的传播媒介。
    肝病患者饮食总的原则是:综合营养,合理搭配,防止偏嗜。肝病患者每日要摄取足量的维生素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,(是足量,不是超量)一日三餐要合理搭配,荤素相间,尽可能少食辛辣
    4、适当锻炼,可选择太极拳、五禽戏、八段锦等,也可散步、游泳,较剧烈运动不适应。应经常进行户外活动,呼吸春天的气息,促使肝脏吸收到更多的氧气和养料,但要做到劳而不倦。
    5、积极预防。病毒性肝炎经粪、口、血液刺注为主要传播途径,要注意“病从口入”、“病从血入中医认为“肝主木”,“木应春”,春季是肝病的高发季节,但阳光明媚的阳春三月也是万物萌生的阶段,是调养身体五脏的大好时机,因此中医又有“春宜养肝”之说。
    6、强化对病情的监测,缩短到医院复查的间隔时间。病情不稳定的患者间隔2~4周复查一次,病情稳定者间隔8~12周。如果出现容易疲乏、两胁疼痛、食欲减退、怕吃油腻食物等症状时应尽快到专科医院检查或咨询专科医生。检查项目包括肝脏功能、体内病毒水平(对乙肝或丙肝)、血清甲胎蛋白、腹部B型超声波等。
 

 

冀ICP备11010860号-1